历经15年研究、3次在国家部委副司长以上以唯一、第一学者身份汇报的安全生产新理念...

发表人:李长茂     提问时间: 2017-12-13

历经15年研究、30多万字书稿系统提出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德鲁克、韦尔奇、任正非、稻盛和夫等实践经验,同时契合王玉普局长讲话精神的安全生产新理念——安全不是管出来的,安全是实现利润提升3~5倍的质量管理变革的副产品

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安全管理工作如何调整?

海南雷神安全科学研究院 李长茂
安全管理机制,其中很大障碍是安全管理投入“看不清效益”,而安全事故发生则是“看不清未来”。所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现安监总局局长王玉普在第一次公开调研过程中说的第一句话:“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这里认为,“专家智库和企业深入互动”是破解此矛盾的有效方法,也是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党组书记王玉普精神指示的“有效抓手”。
一、“从月报表上看清安全投入收益”
很多大型企业并不缺乏专家学者团队,为什么这类企业仍然一再发生重特大事故?因为很多专家学者团队提供更多的是技术解决方案,但是数据统计与安技水平相关的生产安全事故“占比例不到10%”。任正非说“突破基础理论,……是确保信息产业发展和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础”,面对生产安全事故尚未有效遏制的态势,同样应该围绕“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这一理念进行基础理论创新。
海因里斯法则提到,1 起严重事故背后有29 次轻微事故,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而六西格玛管理变革,能够让美国GE公司实现“100万次操作差错从(变革前的)3.5万次减少到(变革后)的3.4次”,企业利润因此大幅攀升。在量化的数据面前,前美国GE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自信地顶住压力,克服阻力,坚持变革。事实证明,韦尔奇在实行六西格玛的变革的第三年就节约15亿美元。“15亿元美元”是什么概念?“15亿元美元”是韦尔奇接任美国GE首席执行官当年公司的年利润。一个企业出错概率降低了10000多倍,同时意味着事故隐患第一时间被铲除,因为安全事故的一系列错误的叠加,是质量缺陷的扩大化。
1985年,造成520人罹难的“8·12”日航飞机失事事故是航空史上的空前灾难。事故主要原因是飞机的飞行时间远远超过维修方案所允许的时间,飞机维修技术方案也受批判。这次事故成为日航公司走向衰落的导火线,乃至二十年持续亏损后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日本战后最大非金融破产案。稻盛和夫临危受命拯救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公司,用他的话说,去日航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跟那些“牛哄哄”的官僚打交道。对于这些“官僚”的管理层,稻盛先生的评价是“这些人学历都很高,都有着很不错的简历,也都很聪明。可就是与现场隔膜,没有在工作中养成头拱地做事的习惯和性格,极度缺乏经营意识”。我们知道,安全事故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质量缺陷扩大化”。按照海因里希法则,1 起严重事故背后有29 次轻微事故、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 起事故隐患。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业界统计质量缺陷损失占企业营收 15%~25%,而中国制造业平均利润只有5%。实际上,事故隐患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质量缺陷,也就是说,如果管理者既能下沉到一线又能看懂财务报表,管理者不但能发现管理质量缺陷,同时能发现事故隐患。稻盛和夫迫使日航公司这些“牛哄哄”官僚面对现实的一个具体做法就是强制要求:“不用数字掌握现场状况就无法经营”、“经营的要诀是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每位领导人必须率先实行这个原则”、“领导人必须具备值得部下尊敬的优秀品格,同时必须具备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实现既定目标的坚强意志和燃烧般的热情”等。例如,稻盛和夫在每月都会召开一次业绩报告会,稻盛和夫手持“财务会计报表”,要求出席会议的约30名日航公司董事逐个说明。例如,稻盛和夫在开会时批评责任人:“飞行员使用的头戴式受话器的修理费在增加?为什么?说不出来,这样还能领导1400名飞行员?”如受话器修理费增加都要寻找背后的原因,飞机就不会超限飞行,不合格飞机维修方案也不会通过。因此,对航空业“一窍不通”的稻盛和夫用14个月时间,使陷入破产边缘的日航公司做到“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但是学习韦尔奇、稻盛和夫的人多,能够取得类似成效的少。在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有的企业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更多企业抱怨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应付检查的“花架子”。
正因为如此,更广泛地让整合不同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结合企业实际,进行透彻分析,包括从财务报表上诊断管理问题,从财务报表上看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真正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二、专家学者帮助企业面对安全管理主要矛盾
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人的原因引起的,其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技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但安全管理培训存在一个本末倒置问题:绝大部分安全培训课程都是安技内容培训。
安全意识薄弱来源与员工不严谨的习惯。华为公司为让入职新员工改掉不良习惯,不惜花费巨资,让新员工带薪接受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华为公司还专门请来20多名包括“两弹一星”退休的老专家担任思想导师。当员工接受下岗培训或不愿与直接主管交流时,老专家用“坦荡磊落的胸怀、渊博的科研知识、深厚的人生阅历、勤奋细致的工作态度”真诚地与员工交流。同课堂灌输知识技能不同,这种交流往往能促使员工从内心认识自我、反省自我 。毕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当员工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才会真正发生改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很多企业甚至完全依赖于安技人员(包括安技专家)管安全,往往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寄希望于素质参差不齐的一线员工完全遵照安全操作技术规范是不现实的。造成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调查表明,在一系列错误发生之后,没有按操作规程掐断“事故导火线”的司井工肖先素说,虽然发现了连续起出9柱钻杆而未灌注钻井液,但她并不知道井队规定的是3柱,因为没有人告诉她,平时也没听人说起过。《新京报》报道,“1月2日,哈尔滨大火中5位年轻的消防战士在灭火时被倒塌建筑掩埋殉职。……1月2日下午,哈尔滨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被浓烟笼罩的最初十几分钟,先后两批消防员拖着水带赶到楼下。郑忠磊注意到他们‘手足无措地站着’,互相询问:你们接到什么命令?在这里救火还是绕到后面?最后都茫然摇头。
我们知道,安全事故从某个角度讲就是质量管理权限的扩大化。而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指出:“85%以上的质量问题和浪费是由系统原因造成的,只有15%是具体岗位上的问题造成的。”什么是“系统原因”?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系列原因”。如何有效地排除这一“系统原因”引发的质量安全缺陷?打个比方,一台服务器无故障运行的概率是90%,两台服务器并联同时失败的概率是99%!
这里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仅仅是“技术问题傻瓜化”,我们更需要在“技术问题傻瓜化”的基础上,做到“岗位责任互补化、沟通指令复核化”。而要实现“岗位责任互补化、沟通指令复核化”的作业氛围,这必须有实权管理人员而非安技人员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学者往往是很好的“催化剂”。
 
三、专家学者何以同企业有效互动?
央企、大企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实权人物一方面借用大企业背景,对安监执法阳奉阴违,另一方面又对总部机构欺上瞒下。如一个非常注重员工培训的上市公司部门经理在培训会上理直气壮地说:“现在哪一个管理人员不是欺上瞒下的!”
原美国GE公司首席执行官为了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在韦尔奇主导的“群策群力”会议要求:主管经理必须在会议开始之后“回避”,韦尔奇说“在老板不在场的情况下,外部专业人员启发和引导着员工进行讨论。员工们需要把这些问题列成清单,认真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论,然后准备好经理回来时向他反映。在他们(外部专业人员)帮助下,员工和经理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为了根治主管经理“以文件贯彻文件”乃至欺上瞒下掩盖问题的弊病,根除主管经理敷衍了事的弊病,韦尔奇在为期2~3天的“群策群力”会议最后一天强制要求“经理对每一项问题清单上的意见都要当场做出决定。他们必须对至少75%的问题给予‘是’或者‘不是’的明确答复。如果有的问题不能当场回答,那么对该问题的处理也要在约定好的时间时限内完成。”这些问题的执行都受到监督。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高效地从信息化的报表、图片中发现问题,通过“数据诊断”判断大部分企业管理,而不是车马劳顿去看被粉饰过的一线现场。有人说,很多信息可能造假。信息可以造假一时,但不可能长期造假而不被专家学者发现。
安全事故原因出在员工身上,而且不仅仅是安全管理水平不高,而是企业整体管理不高,但能够主动反省自我的管理人员并不多。但要想“专家学者和企业互动的平台”,就必须让核心管理班子坦诚面对问题,而不是阳奉阴违。通过收集证据,迫使分支机构实权人物无法回避问题,同时导入专家学者帮助机制。
在10月18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中提到“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面对生产安全事故依然严峻的局面,我们更应该“增强执政本领”的作用,广泛地同不同知识结构的专家智库合作,疏堵结合地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海南雷神安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长茂(0898—36666180 18689630841)
社会职务:
《中外管理》新媒体特约撰稿人
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所 安全发展课题组组长
海南省公民道德与法建设促进会 副秘书长
海口市作家协会作家
 
 
附录:“构建生产安全长效机制”研究成果介绍
 一、曾在重要场合汇报的、十多年“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研究成果,包括:
1、国家安监总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聪梅主持、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主办2015年12月在贵阳召开“建设安全文化,推进依法治安”论坛上,李长茂被主办方安排第一个发言。
2、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主任何国家参加的、全国唯一以县级单位主办连续主办的福建省永春县第五届安全文化节,主办方原计划邀请国内10专家出席论坛发言,最后改为李长茂的个人讲坛,先后向企业家和县政府四套班子分别做《赚到质量效益,方保安全长效》http://t.cn/R5DXFGb和《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政府行为研究专题》讲座http://t.cn/R5DXzsG。
3、2016年11月作为唯一专家学者,接受海口市安委办邀请与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邬燕云同台作报告。报告内容见《海口日报》2016年11月30题为《专家支招海口安全生产——金融保障兜底 疏堵结合堵漏》。
 二、主要研究成果介绍:
笔者历经十年,跟踪建国后大部分媒体报道的、一次死亡超过100人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典型安全生产事故,并以多名老专家为依托,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为基础,以海因里希法则为对策导向,以美国GE公司、深圳华为集团、苏州德胜公司、中国联想集团、美国IBM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澳大利亚力拓矿业集团等企业管理实践为对照,以及彼得·德鲁克、稻盛和夫等管理思想和中国古人智慧为借鉴,梳理出易于操作、由易及难的抛砖引玉之案例对策。
完成近40万字人民日报出版社已审核通过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系列丛书,分别名为:
丛书一:《解决问题在一线》
丛书二:《管理者远离一线如何服务一线》
丛书三:《“一把手”从“知道”到“做到”》
丛书四:《构建安全生产机制政府行为研究》
 

回复: 李长茂同志:
    您好,谢谢您的来信。

回复时间: 2017-11-24